智慧农业多奇招

首页标题    智慧农业多奇招

最近,在浙江德清禹越镇西港村,黑鱼养殖专业户章其明家里挺热闹。都说他养上了“数字鱼”,总有人慕名来取经。

“数字鱼”究竟啥来头?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它身形娇小,全长不超过50厘米,呈椭圆形,身上搭载着各类传感器。章其明乐呵呵地介绍起来:“这是一个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鱼塘情况的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

章其明说,把它放入鱼塘后,用户只需登录手机应用,就能实时监测水体溶氧度、pH值、水温等数据,还可以实现鱼塘全景虚拟展示,进行饵料精准投喂、鱼塘巡检等。“多亏了研究院的‘数字鱼’,鱼塘的产量也提高了。”

章其明口中的“研究院”,是2019年由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团队组建的三林数字乡村研究院。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居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中,研究院的探索作为数字科技赋能乡村经济的典型案例被收录。

如今,数字科技助力乡村经济的例子在德清越来越多。已经投产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就是利用数字科技打造的智能蔬菜工厂。

蔬菜工厂包括生产区、智能管控区、育苗区、设备区等区域,以种植薄皮沙瓤番茄为主。“通过智能管控技术,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预计年产蔬菜100多万公斤,是传统种植产量的30—50倍。”运营蔬菜工厂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几年,德清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当地的农产品也形成了从技术赋能线下生产到电商销售链上增值的闭环。

对此,禹越镇养殖户陈忠梁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他返乡办起了养殖场,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如何打开销路成了难题。

正当陈忠梁头疼之际,2019年,数字乡村研究院启动了“数字农创先锋(乡村网红)培育计划”,从数字经济知识、创新思维、直播短视频系统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培育数字农创人才。他第一期就报了名。

经过培训,陈忠梁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思路,加上禹越镇与物流、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共同打造新型配送模式,线上线下销售量有了明显增长。去年,陈忠梁养殖场的销售额突破了400万元。

在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看来,加速乡村数字化转型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进行数字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另一方面,要整合多方力量,系统培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素养,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数字时代中。

2021年9月18日 12:55
浏览量:0
收藏